6月28日上午,由国家发改委支持、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担的首台高能同步辐射源科研设备在京安装。这一大型科学装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第一台高能同步辐射源,成为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源之一,为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原创和突破性创新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平台。
高能同步辐射源计划于2025年9月开始试运行,2025年底建成并提交国家验收申请。到2021年6月底,高能同步辐射源的建设和安装已完成设备采购总工程量的70%和合同金额的29%左右。预计2022年初,主体建筑单元交付使用,高能同步辐射源将全部转入设备安装阶段。
克服世界级挑战迎接边疆新要求
最早安装的加速器设备电子枪位于高能同步加速器的末端,它是加速电子生产的源头。采用国内生产技术,国内自主设计加工。该枪由枪体、陶瓷筒体、电晕环和浇口组件四部分组成。内门组件是枪的关键“颈部”部分。
“高能同步辐射源面临许多世界级的挑战,取得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现在,它已经从原型阶段转移到量产阶段。高能同步辐射源项目总指挥潘伟民说,大部分系统已进入批量开发,前端将转入设备安装阶段
潘石屹说,高能同步辐射源的建设由加速器、束线站和配套设施组成。根据计划,第一束同步加速器将于2024年发射;到2035年,台站总数将达到60个左右,总体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10个左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负责人董玉辉说:“从第三代到第四代光源,不仅是技术参数的提高,更是技术的飞跃。”。
他说,我国新型高能同步辐射装置具有高能、高亮度的特点,提供高亮度硬X射线,同时满足国家安全和产业核心创新能力发展的研究需要,以及基础科学前沿研究的需求。
我国高能同步辐射源建成后,将与美国先进光子源(APS)、欧洲同步辐射装置(ESRF)、日本sprint-8、德国petra iii等组成世界五大高能同步辐射源,支持各领域基础研究,包括能源、材料、生物和环境。
潘伟民说,新一代同步辐射源挑战了加速器技术和物理设计方法的极限。
具体来说,这些技术包括超导高频腔,它可以利用四分之一波长的结构来加速光速粒子的有源超导腔,提供100mw的微波功率,这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此外,该插件解决方案也是世界首创。其他挑战包括使用新的实验技术,包括相干X射线衍射成像、X射线光子相关光谱、纳米探针、高能X射线探针等等。
谈到“夹颈”关键技术的突破,潘伟民说,该所自主研发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如门器件、数字BPM电子等。
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有些技术不是进口的,也不是一些研究所购买的。”